堆垛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发布时间:2022-01-12
在我国,我们的控制系统基本上经历了就地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三个阶段。
1单机手动控制阶段
六七十年代,堆垛机控制系统由分离式继电器、接触器、多芯传统电缆等组成。机构的位置检测控制开关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仅采用功能简单的机械开关,检测精度和防护水平较低。堆垛机司机室的操作员在现场独立操作单台设备,无法实现系统复杂的联锁功能。
堆垛机与地面控制的通信功能是通过多芯传统电缆连接继电器触点实现的;系统的监控功能由传统的模拟仪表盘实现。这样,传输系统主控室的工作人员不知道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控制室也没有设备的报警信号和相关数据,信息传输也是人工完成的。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这类系统不仅电路复杂、体积庞大、自动化程度低、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差,而且都是手动操作。
2半自动控制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末,堆垛机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主从站技术和终端显示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用于中间继电器和控制的电缆,提高了对机器运行状态的监控。在PLC控制系统中,用户编写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预先存储在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逐个执行存储的程序,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
但是,PLC毕竟是电子设备,只能简单的控制生产过程。只能简单地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难以实现复杂的智能控制和大规模管理,缺乏良好的人机交互。为了方便起见,现有的堆垛机控制系统大多还是采用手动控制和PLC半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3自动控制阶段
为了满足大型矿料、煤料、港口等高度自动化生产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自动控制是指通信和管理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自动控制是指堆垛机的无人控制,监控系统监控堆垛机的工作状态。例如,矿粉堆垛机的工艺操作控制应由特定的系统自动控制。操作人员坐在控制室里,通过电脑显示器的画面切换,可以了解堆垛机的各种参数、大车的位置、辅助系统等部件以及各系统的运行情况。设定堆垛机的运行参数,通过自动化系统实时了解堆垛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原因,并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